基本案情
法院裁判
经法院经审理认为,某有限合伙企业作为员工持股平台,根据《合伙协议》约定,有限合伙人因辞职解除劳动关系,应当在情形发生之日起12个月内完成财产份额转让。两被告在2022年8月15日同意原告退伙,但表示需等待某公司完成减资,至今距离原告离职已超过12个月,两被告拖延行为已经影响到原告权益,综合考虑协议约定、履行情况等因素,结合各方意见,人民法院判决确认甄某某于2022年8月15日自某有限合伙企业退伙,某有限合伙企业应办理甄某某退伙的变更登记手续,某公司予以协助配合;确认甄某某退伙时财产份额款20万余元。
律师解读
员工持股平台是公司为了激励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而专门设立,为了保证激励对象对公司的贡献,继而对等享受相应的收益分红以及承担入伙期间亏损。员工身份是股权激励的前提条件,一旦员工离职,持有财产份额的前提即不存在,因此,员工退伙结算时应注意以下内容:
第一,“持股平台型”是代员工持有集团公司的股权,有限合伙企业并不进行实体经营,因此该类有限合伙企业的财产主要为实收资本及持有的集团公司股权收益。作为有限合伙人的员工离职时可获得由合伙企业退还财产份额与其入伙期间集团公司股权收益正相关,当集团公司持续盈利情况下,有限合伙企业持股收益处于正向,此时员工退伙可获得财产份额高于入伙时出资额,取得良好投资收益,反之亦然。
第二,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三十三条对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的方式的规定,应当以合伙契约性为先,尊重全体合伙人意思自治,按照合伙协议约定>合伙人协商>按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分担>平均分配、分担,递进式确定结算方法。本案中,《合伙协议》约定有限合伙人按照认缴出资额比例分担亏损,故在结算退伙财产份额时应按认缴出资额比例分担亏损,不因未实缴出资豁免该部分份额亏损。入伙期间盈亏分配的适用规则。
第三,根据《合伙企业法》第八十一条规定,退伙的有限合伙人仅对因其退伙前原因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范围以其退伙时取回的财产为限。员工作为被激励对象往往为有限合伙人,其不执行合伙事务,对外不得代表有限合伙企业,仅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责任,也仅按照合伙协议约定参与利润分配。在退伙后的责任承担上,有限合伙人也仅承担有限责任。
声明
本文及其内容仅用作交流,不代表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或本文律师出具的法律意见、建议或决策。若您需要法律建议或专业问题咨询,请与本文作者或律师事务所联系。本文任何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内容,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请联系公众号后台取得授权,并于转载时明确注明来源及作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