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长城,见证红色信仰;法治征程,赓续精神血脉。
2025年7月1日,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及律所成员,赴慕田峪长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传承长城精神·筑牢法治信仰”主题党建活动。于长城之巅追溯建党伟业、砥砺奋斗初心,将红色基因融入法律人的职业使命。
清晨8时,全体成员在律所整装集结,怀揣敬仰之心奔赴慕田峪。10时许,队伍抵达长城脚下。在“万里长城慕田峪独秀”的雄关前,党员代表乔鲁宁律师以一堂现场党课,串联起长城沧桑与党的光辉征程。
慕田峪:中华精神的千年丰碑
作为明代长城精华,慕田峪不仅承载着“团结统一、众志成城”的爱国精神,更彰显着“坚韧不屈、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长城从古代防御工事演变为今日“一带一路”的和平纽带,其精神内核与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一脉相承。全体党员在敌台驻足凝望,感受这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象征如何在新时代焕发新生。
7月1日:红色起点的不朽烙印
山巅之上,我们回溯建党纪念日的由来:
1921年7月23日
党的一大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建党纪念活动自然要受到重视。然而,党的纪念日不是7月23日,而是7月1日,其中有着复杂的历史原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为了更好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领导群众战胜敌人,中共中央决定举办建党纪念活动。由于党中央的机关曾在上海受到严重破坏,以致档案大量遗失,当时无人能够确定党的一大召开的具体日期。
1937年7月1日
在岁月的长河中,总有一些时刻,如同璀璨星辰,照亮历史的天空;总有一些力量,如同熊熊烈火,温暖人心的深处。七一建党节,便是这样一个充满荣光与力量的日子。它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精神的升华。
1941年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整整20周年,而当时又处在抗战中最为困难、艰苦的阶段。为了振奋抗日信心、坚定革命斗志,中共中央决定隆重庆祝党成立20周年。
1941年6月
中共中央发出毛泽东起草的《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的指示》,明确指出:“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国抗日战争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据地应分别召集会议,采取各种办法,举行纪念,并在各种刊物出特刊或特辑。”这是党中央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7月1日为建党纪念日,并于此后延续下来。
这段风雨如磐的岁月昭示:党的领导是历史必然,是民族复兴的定盘星。
在海拔千余米的长城之巅,全体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铿锵誓言融入猎猎山风。
“法律人当以长城精神筑牢信仰之基——以‘团结统一’践行法治合力,以‘自强不息’攻坚司法难题,让党旗在法治建设最前沿高高飘扬!”
雷石律所始终将党建作为“铸魂工程”:
·政治引领强根基:严格遵循《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完善支部建设,确保党的方针融入律所治理;
·先锋作用显担当:党员律师在公益服务、重大案件办理中冲锋在前,疫情期间参与社区普法获评“先锋岗”;
·党建业务双融合:通过“三会一课”强化职业伦理教育,将“法精于专,人贵以诚,事成于和,业立以恒”的服务理念注入实践。此番长城之行,正是对“敬党、爱党、护党,秉持法治精神”理念的生动践行。
一路上我们以“赶考”精神互相激励:“新时代法律人要传承‘两个务必’,永葆‘赶考’清醒:
·以长城精神塑魂——心系‘国家事’、肩扛‘国家责’,将个人奋斗融入全面依法治国伟业;
·以建党精神聚力——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在涉外法治、基层治理中勇当尖兵;
·以纪律建设固本——严守政治规矩,让清廉之风护航公平正义。”
青年党员律师张茹在心得中写道:“站在先烈以血肉筑起的长城上,更感法治‘脊梁’之重。我们要以法律为砖石,构筑新时代的‘法治长城’!”
午后时分,队伍载誉而归。本次长城主题教育,既是一次对建党伟业的精神朝圣,更是一次法治信仰的集体淬炼。雷石律所将始终锚定“党建强所”战略:
以长城之坚守护正义底线,
以建党之魂锻造法治精兵,
在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书写无愧于党和人民的法治答卷!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
更应成为法律人精神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