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前言
02
法律分析
首先就要来说一下,什么情况下会导致已经生效的合同效力无效。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以下中情况会导致合同无效: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2.虚假的合同内容无效;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4.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5.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内容无效。同时《民法典》中规定,无效的合同,自始至终没有法律约束力。当然除了上述几种情况导致合同无效之外,《民法典》对于格式条款、无效条款等方面也规定了无效情形,以后有机会会单独拿出来分析。
接下来要分析的内容就是合同无效产生的法律后果了。
第一就是前文中所描述的,自始至终没有法律约束力。通俗的讲就是不论这个合同是否签订,是否已经生效,这个合同关系都不能用来约束合同的任意一方当事人,相当于从来没有过合同关系。
第二就是因无效的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返还必要的,应当折价补偿;对于合同无效存在过错的一方,应当补偿对方因合同无效所受到的损失;合同各方均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其实这一法律规定就是针对恶意制作无效合同而准备的,社会活动中,总有一些不怀好意的人,订立了无效的合同,以此谋取不法利益,例如一些黑中介黑房东,明知出售或者出租的房屋是违建,仍对外出售或出租,这样的合同就属于无效合同。为规制此类不法合同行为,《民法典》作出了上述关于合同无效过错责任的规定。
03
总结
综上所述,民事合同关系的无效,不仅仅代表这合同关系自始至终不存在,一旦产生纠纷一起诉讼,证据的收集整理和使用更是重中之重。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员去处理,遇到法律纠纷时,聘请专业的律师提供法律服务才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最优方式。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欢迎有需要的读者前来咨询或委托。

免责声明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雷石普法 | 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