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法律服务专线微信
了解更多
请添加微信:
13520486465

复制并跳转微信

雷石原创

NEWS

————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

更新日期:2020-05-15 来源:雷石律师事务所

雷石律师刘畅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自用工之日满一个月的次日开始计算二倍工资。但你知道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吗?错过仲裁时效可能会得不到超出一倍部分的赔偿金,今日雷石律师将为您普及二倍工资仲裁时效的相关法律问题。

案例索引

    霍某于2005年4月入职甲公司,入职后双方曾签订过一份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该合同期满后,双方未再续签劳动合同。霍某在甲公司最后工作至2012年1月15日。2012年4月16日,霍某申诉至仲裁委员会,要求甲公司支付2005年4月至2012年1月期间各项加班费;2005年4月至2012年1月期间未休年休假工资;2008年2月至2012年1月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94000元等。霍某不服仲裁裁决,起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一年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霍某最后工作至2012年1月15日,于2012年4月16日申请仲裁。霍某关于加班费、未休年休假工资的请求未超过仲裁时效。霍某主张支付2010年之前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请求,超过一年的仲裁时效,不予支持。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自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至满一年的前一日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视为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当日已经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霍某与甲公司2009年1月1日签订的《劳动合同书》于2009年12月31日到期后,双方未续订劳动合同已满一年,视为双方于2010年12月31日已经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故法院对于霍某主张支付2010年12月31日至2012年1月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请求,也不予支持。

裁判要义

    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主张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的加班费和未休年假工资等劳动报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应支付的二倍工资中的超出一倍部分属于惩罚性赔偿,不属于劳动报酬,不应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的规定,劳动者应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主张权利。

法官释法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劳动争议案件规定了一般时效和特殊时效两种时效,绝大部分劳动争议适用一年的一般时效,即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须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一年内主张权利。《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又规定了特殊时效,特殊时效不受一年时间的限制。在劳动法领域,适用特殊时效最典型的是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的争议,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或劳动关系终止后一年内主张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未足额发放的所有劳动报酬。所谓“劳动报酬”,应指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所应得的对价,劳动者在加班时间内和未休年假期间同正常工作一样均是在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相应的加班费和未休年假工资当然也应属于劳动报酬的范畴。二倍工资中的一倍工资(正常劳动所得)也是劳动者提供劳动的对价,属于劳动报酬;而二倍工资中的超出一倍部分虽然也称“工资”,但实质是《劳动合同法》针对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违法情形设定的惩罚性赔偿,劳动者获得惩罚性赔偿的法律依据是《劳动合同法》的强制性规定,并非提供劳动的对价,不属于劳动报酬。因此,工资、加班费和未休年假工资等劳动报酬适用劳动争议的特殊时效,未签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中的超出一倍部分只能适用劳动争议的一般时效。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北京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二)第28条第2项规定:“用人单位因违反《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自用工之日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向仲裁委、法院主张确认其与用人单位之间属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同时主张用人单位支付用工之日满一年后的二倍工资的不予支持。”

    第28条第5项规定:“二倍工资适用时效的计算方法为:在劳动者主张二倍工资时,因未签劳动合同行为处于持续状态,故时效可从其主张权利之日起向前计算一年,据此实际给付的二倍工资不超过十二个月,二倍工资按未订立劳动合同所对应时间用人单位应当正常支付的工资为标准计算。”

律师评述

    综上所述,若劳动者想要主张二倍工资的赔偿,需要自劳动者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起劳动仲裁。劳动者在领取当月工资时就应当知道用人单位是否依法支付了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若用人单位未依法支付二倍工资,劳动者在领取当月工资时就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故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二倍工资差额的仲裁时效期间应自劳动者领取当月工资时逐月起算。


业务咨询
电话:010-5166-0618
网址:http://www.leishilaw.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建国路93号万达广场A座20层
添加微信了解更多
推荐阅读
· 适用劳动合同法中“二倍工资”的两个问题

原创 雷石律师 刘志翔 适用劳动合同法中二倍工资的两个问题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

· 雷石普法 | 疫情影响下未续签劳动合同,是否支付二倍工资?

01案情摘要原告张佳于2017年3月1日入职A公司,从事店长工作。双方约定每月工资11000元,全勤工资补助1400元,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合同

· 雷石普法|仲裁调解书和仲裁裁决书的区别

原创 雷石律师 王超 仲裁机关在作出裁决前,当事人可以自行调解,但调解不是仲裁的必经程序。足以可见,调解和仲裁之间存在不同之处,仲

· 雷石普法 | 协议中约定仲裁管辖,是否有效?如何确定管辖?

仲裁的亮点包括约定管辖、不公开审理、一裁终局等,与法院相比更高效、更隐私、更自主,因而在商事领域,仲裁较法院更受当事人的青睐。只是

· 雷石普法 | 商事仲裁中的财产保全流程

在商事仲裁前或仲裁过程中,时有当事人变卖、转移、隐匿财产使得仲裁裁决或调解书无法或难以执行的情况,及时有效地启动仲裁财产保全措施,

· 雷石普法 | 劳动仲裁阶段遗漏请求,诉讼阶段是否可以增加?

01前言一般劳动争议案件需要劳动仲裁前置程序,经过劳动仲裁部门裁决后不服的,当事人可以起诉至法院,但如果当事人在起诉后发现遗漏了请求

· 雷石普法 | 劳动争议已过仲裁时效,未过诉讼时效,法院能否审理

01基本事实2005年初,张三经人介绍到北坡六号煤炭公司上班,双方形成了劳动合同关系,张三在北坡六号煤炭公司机运队从事放煤工作。2008年10

· 雷石原创|借条的诉讼时效

雷石律师刘畅雷石普法在民间借贷关系中,双方当事人最常用以打个借条的方式来向对方求取借款。当对方无力偿还债务时,出借人向法院起诉就会

· 刑法追诉时效问题

雷石律师王吴蓉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

· 追诉时效的相关问题

雷石律师王赛法条规定 追诉时效,是指刑事法律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犯罪

请您留言

北京雷石律师事务所 咨询电话:4000111091

提交